6月26日上午,江蘇省南通市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江蘇德硅凱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氟化物晶體及元器件研發生產項目投資協議,海門區委書記沈旭東、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陳微濤等區領導、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所長蘇良碧、集團公司董事長薛加玉、黨委書記謝偉明、銘大集團總經理姜蔚等出席活動。
2020 年 12 月,德匯集團、中科院上硅所共同合作成立上海德硅凱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2023 年 4 月在海門設立全資子公司,計劃總投資1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2個億已落地投產,此次在海門簽約的二期工程,計劃建設 5 萬平方米廠房及多條生產線,同步創建研究院并建設國內首創的大尺寸氟化物晶體中試生產線,著力解決 “卡脖子” 問題。
沈旭東書記在致辭中表示,海門依江伴海、與上海隔江相望,借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賦能,重大交通工程推動其融入上海半小時經濟圈,先進制造業等蓬勃發展。當前海門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搶抓戰略機遇、加快跨江融合,全面融入上海產業鏈等,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與德硅凱氟產業鏈相關的集成電路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基石性產業,海門依托資源稟賦建設特色園區、設立專項基金,加強與大院大所合作,構建良好發展生態。他希望企業持續投資深耕,海門將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以一流服務助力企業發展。
薛加玉董事長感謝海門區委區政府對企業從注冊到政策申報到項目落地的全流程陪伴和支持。稱海門交通區位優越、人杰地靈、產業基礎厚實,一期項目建設中各級政府給予全方位服務,堅定了我們繼續投資的信心。薛總還提到,氟化物晶體是蘇所長研究了20多年的技術,是面向光刻、激光和半導體檢測裝備的精密光學元器件,是真正的“卡脖子”技術,未來將加快項目建設、導入更多優質項目,為海門相關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蘇良碧所長表示,薛總完全出于國家戰略需求開發項目,不考慮短期商業效益。項目選址曾有波折,如今到海門是奇妙的緣分。海門政策好、政府支持力度大,希望未來有更多項目落地海門,借助海門發展大勢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國家戰略落地生根。
出席活動的還有海門區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宋涯、海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一兵、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產業處處長韓金鐸、德匯集團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等。
氟化物晶體及元器件研發、生產項目投資協議簽約